9月11日,中國證監會資本市場“深改12條”政策出爐后,證監會主席易會滿在人民日報發表題為《努力建設規范透明開放有活力有韌性的資本市場》署名文章。文章中,在“牢牢堅持服務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根本目標”這一工作思路的表述中,他強調要扎實穩妥推進科創板建設并試點注冊制;表示要大力發展直接融資特別是股權融資;提出大力發展創業投資基金和并購投資基金,促進創新資本形成。
“加大股權融資比例,讓資本市場更好的服務實體經濟,一直是改革的主思路,在我看來,目前的中國擁有非常理想的創新投資環境,科創板是真正意義上通過市場的力量引導資金支持具有硬科技實力的高新技術產業,這對國家科技實力的提升,實體經濟的支撐都意義非凡。從目前的運行情況來看,如今的科創板正在加速成就過去幾年的科研孵化和轉化,也為像盈科一樣以研究帶動投資的創投機構帶來更大的機遇?!庇瀑Y本創始人兼董事長錢明飛在接受投資界(ID:pedaily2012)專訪時表示。
其實,就整個行業來說,這種對行業機遇保持的積極心態并不容易。因為從公開的數據來看,私募股權投資基金活躍度自2017年來出現下滑,2019年上半年,一級市場投融資數量較過去幾年同期明顯下降,“募資難”、“投資難”和“行業困局”是業內人士討論最多的話題。然而,對于這家2010年成立,從默默無聞到受托資金90%來自金融機構、國企和上市公司的創投企業,掌舵人錢明飛卻充滿信心,這其中的底氣,不僅來自盈科在近兩年的行業逆境中表現出的持續穩定的業績和可預見的增長力,還來自錢明飛及團隊對宏觀經濟、政策環境及行業動態的戰略眼光。
盈科資本創始人兼董事長錢明飛
布局“慢”領域,成就生物醫藥話語權 2019年8月12日,科創板第一只醫藥類新股微芯生物上市第一天,就以511.85%的漲幅刷新了科創板的開盤漲幅紀錄。這個典型的以研發驅動的行業,因為科創板的推出被實實在在的推到了風口浪尖。然而,在盈科資本開始關注生物醫藥行業的2014年,卻遠沒有如今這么風光。 2014、2015年,國內IPO重啟與改革、創業板發行制度改革、“互聯網+”概念橫空出世,國內創投行業迎來了投資大年,TMT行業毫無懸念的成為機構追逐的熱點。同樣是在2014年,中國醫療衛生支出占GDP比例僅為5.56%,在世界150個國家和地區中排名123位,再加上生物醫藥行業研發時間長,研發投入大,顯然沒有“互聯網+”讓人浮想連篇。但就在這個時候,錢明飛看到的卻是生物醫藥行業巨大的增長空間和其依托的強研發及高門檻?!案匾氖?,生物醫藥早在2012年就被列入《“十二五 ”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對這樣一個政策支持、研發推動、和具有巨大社會價值的行業,沒有理由錯過?!卞X明飛說。 看準機會,盈科資本打破最初的混合業態經營模式,逐漸聚焦,將醫療健康納入重點布局領域之一。2015年,泰格醫藥成為盈科資本基石股東,這家國內知名CRO企業既投入資金,也帶來了大量資源,盈科開始進行全方位的產業鏈布局。 從2015年至今,盈科資本1/3項目和超過50億資金布局在生物醫藥這個行業,先后投資了海和生物、嘉和生物、康華生物、澤璟醫藥、三友醫療、捍宇醫療、恒冀生物等近60個生物醫藥企業,投資范圍覆蓋創新藥物、疾病診斷及治療,醫療器械以及醫療服務等多個領域。 盈科投資的澤璟生物制藥公司,研發生產抗癌藥,其研制的多納非尼創新藥目前正在進行針對晚期肝癌(一線)、晚期結直腸癌、晚期甲狀腺癌、晚期鼻咽癌和晚期胃癌等多個適應癥的臨床試驗。 “這是一位很優秀的科學家創辦的制藥公司,產品主要在肝癌、胃癌、肺癌這三個方面發力。我對這個公司最大關注點是,他們真正把國際一流同等療效的同類藥品研發出來了,而且價格相當于同類療效同類藥品的1/4,一類肝癌的藥,進口的大概要六萬,他們做出來的不到2萬,同樣療效,副作用小,但患者只要國際上同等療效藥品的25%?!?/p> 錢明飛坦言,每一種創新藥的出爐都是一個漫長、繁瑣而艱辛的過程,很多創新藥研發就要10多年,能堅持下來很不容易,作為投資者,要雪中送炭。 “2016年我們投資一家疫苗生產公司的時候它只有幾百萬的利潤,去調研的時候印象很深,他們的辦公地點草比人高,基本沒什么管理,一點也不像一個高科技企業,去看過的人恐怕都沒有什么投資欲望,但這些都是表面,并不是主要矛盾,我關心的是它的產品到底怎么樣?!?/p> 正如錢明飛所說,他看到的是從核心技術上來說,這家企業確實具有突破性的好產品,事實也證明,錢明飛沒有看錯,到2018年時,這家公司已實現上億凈利潤,目前正在準備IPO過程中。 以積極的戰略眼光和社會友好、環境友好的心態做出的投資,讓盈科資本迅速脫穎而出,不僅在生物醫藥投資領域掌握了相當的話語權,而且在消費升級、節能環保、軍工航天等多領域深耕,為投資人帶來了豐厚的回報。2019年,盈科資本科創板申報注冊IPO數量預計超過10家,A股市場申報IPO的項目總數有望達到30家,而這些亮眼的成績,正是過去多年來戰略孵化和科研轉化的結果。 打破困局,看好中國經濟創新動力 時間來到了2018年,募資難從年初開始已成為主題。國家金融戰略嚴控風險、自上而下去杠桿、市場流動性降低。被稱為“史上最嚴的資管新規”出臺,銀行理財資金縮減,高凈值個人LP總量降低;整個金融行業各領域都迎來了前所未有的陣痛,一級市場資金出現斷崖式下跌。甚至有業內人士判斷“資管新規”正式發布實施,部分中小基金將迎來“至暗時刻”。 面對市場的陣陣寒意,錢明飛坦言壓力不可避免,但他更想說的是,在改革開放不后退的大浪潮中,沒有所謂的至暗時刻,只要有創新的涌動,一定會不斷成長,這里的成長不代表規模和數量的單純上升,而是一種更加專業、敬業、成熟的生態系統形成。 錢明飛提到的“創新涌動”正是他以積極的態度過濾負面干擾的核心依據,所以在我們提出的行業乃至中國經濟正在面臨的外部國際環境上午困局時,這種積極就更加振奮人心。 ”沒有貿易摩擦,也會有地緣政治,也會有能源危機等等,這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都屬于成長的代價,這是過程中必須要經歷的事情。 “我們只要做好兩件事,第一個是繼續擴大內需,第二個把科技實力實實在在提升起來。至于外部摩擦中遇到的壓力,只會促使我們在核心科技的研發和創新上下決心擺脫外部依賴,集中各類資源尋求根本突破,這是我們內生動力發力的最好時機。也許會遇到十年八年甚至更長時間的陣痛,但陣痛之后,我們會以更具競爭力的姿態在世界經濟中發揮重要作用?!卞X明飛說。 截至2019年10月,新一輪的高級別磋商備受矚目,并取得一些進展,雙方朝解決問題邁步。同時也有分析人士認為,考慮到許多問題的長期性、復雜性,指望一次解決所有分歧并不現實。但正如錢明飛在接受投資界采訪時所說,私募股權投資行業正在實體經濟的轉型升級中貢獻自己的力量,實體經濟中不斷迸發的增長新動能正在將我們的發展之路越走越寬,“盈科資本希望在這樣理想的創新投資環境中攪動創新、助力創新并贏得創新!” 9月11日,中國證監會資本市場“深改12條”政策出爐后,證監會主席易會滿在人民日報發表題為《努力建設規范透明開放有活力有韌性的資本市場》署名文章。文章中,在“牢牢堅持服務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根本目標”這一工作思路的表述中,他強調要扎實穩妥推進科創板建設并試點注冊制;表示要大力發展直接融資特別是股權融資;提出大力發展創業投資基金和并購投資基金,促進創新資本形成。 “加大股權融資比例,讓資本市場更好的服務實體經濟,一直是改革的主思路,在我看來,目前的中國擁有非常理想的創新投資環境,科創板是真正意義上通過市場的力量引導資金支持具有硬科技實力的高新技術產業,這對國家科技實力的提升,實體經濟的支撐都意義非凡。從目前的運行情況來看,如今的科創板正在加速成就過去幾年的科研孵化和轉化,也為像盈科一樣以研究帶動投資的創投機構帶來更大的機遇?!庇瀑Y本創始人兼董事長錢明飛在接受投資界(ID:pedaily2012)專訪時表示。 其實,就整個行業來說,這種對行業機遇保持的積極心態并不容易。因為從公開的數據來看,私募股權投資基金活躍度自2017年來出現下滑,2019年上半年,一級市場投融資數量較過去幾年同期明顯下降,“募資難”、“投資難”和“行業困局”是業內人士討論最多的話題。然而,對于這家2010年成立,從默默無聞到受托資金90%來自金融機構、國企和上市公司的創投企業,掌舵人錢明飛卻充滿信心,這其中的底氣,不僅來自盈科在近兩年的行業逆境中表現出的持續穩定的業績和可預見的增長力,還來自錢明飛及團隊對宏觀經濟、政策環境及行業動態的戰略眼光。 盈科資本創始人兼董事長錢明飛 布局“慢”領域,成就生物醫藥話語權 2019年8月12日,科創板第一只醫藥類新股微芯生物上市第一天,就以511.85%的漲幅刷新了科創板的開盤漲幅紀錄。這個典型的以研發驅動的行業,因為科創板的推出被實實在在的推到了風口浪尖。然而,在盈科資本開始關注生物醫藥行業的2014年,卻遠沒有如今這么風光。 2014、2015年,國內IPO重啟與改革、創業板發行制度改革、“互聯網+”概念橫空出世,國內創投行業迎來了投資大年,TMT行業毫無懸念的成為機構追逐的熱點。同樣是在2014年,中國醫療衛生支出占GDP比例僅為5.56%,在世界150個國家和地區中排名123位,再加上生物醫藥行業研發時間長,研發投入大,顯然沒有“互聯網+”讓人浮想連篇。但就在這個時候,錢明飛看到的卻是生物醫藥行業巨大的增長空間和其依托的強研發及高門檻?!案匾氖?,生物醫藥早在2012年就被列入《“十二五 ”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對這樣一個政策支持、研發推動、和具有巨大社會價值的行業,沒有理由錯過?!卞X明飛說。 看準機會,盈科資本打破最初的混合業態經營模式,逐漸聚焦,將醫療健康納入重點布局領域之一。2015年,泰格醫藥成為盈科資本基石股東,這家國內知名CRO企業既投入資金,也帶來了大量資源,盈科開始進行全方位的產業鏈布局。 從2015年至今,盈科資本1/3項目和超過50億資金布局在生物醫藥這個行業,先后投資了海和生物、嘉和生物、康華生物、澤璟醫藥、三友醫療、捍宇醫療、恒冀生物等近60個生物醫藥企業,投資范圍覆蓋創新藥物、疾病診斷及治療,醫療器械以及醫療服務等多個領域。 盈科投資的澤璟生物制藥公司,研發生產抗癌藥,其研制的多納非尼創新藥目前正在進行針對晚期肝癌(一線)、晚期結直腸癌、晚期甲狀腺癌、晚期鼻咽癌和晚期胃癌等多個適應癥的臨床試驗。 “這是一位很優秀的科學家創辦的制藥公司,產品主要在肝癌、胃癌、肺癌這三個方面發力。我對這個公司最大關注點是,他們真正把國際一流同等療效的同類藥品研發出來了,而且價格相當于同類療效同類藥品的1/4,一類肝癌的藥,進口的大概要六萬,他們做出來的不到2萬,同樣療效,副作用小,但患者只要國際上同等療效藥品的25%?!?/p> 錢明飛坦言,每一種創新藥的出爐都是一個漫長、繁瑣而艱辛的過程,很多創新藥研發就要10多年,能堅持下來很不容易,作為投資者,要雪中送炭。 “2016年我們投資一家疫苗生產公司的時候它只有幾百萬的利潤,去調研的時候印象很深,他們的辦公地點草比人高,基本沒什么管理,一點也不像一個高科技企業,去看過的人恐怕都沒有什么投資欲望,但這些都是表面,并不是主要矛盾,我關心的是它的產品到底怎么樣?!?/p> 正如錢明飛所說,他看到的是從核心技術上來說,這家企業確實具有突破性的好產品,事實也證明,錢明飛沒有看錯,到2018年時,這家公司已實現上億凈利潤,目前正在準備IPO過程中。 以積極的戰略眼光和社會友好、環境友好的心態做出的投資,讓盈科資本迅速脫穎而出,不僅在生物醫藥投資領域掌握了相當的話語權,而且在消費升級、節能環保、軍工航天等多領域深耕,為投資人帶來了豐厚的回報。2019年,盈科資本科創板申報注冊IPO數量預計超過10家,A股市場申報IPO的項目總數有望達到30家,而這些亮眼的成績,正是過去多年來戰略孵化和科研轉化的結果。 打破困局,看好中國經濟創新動力 時間來到了2018年,募資難從年初開始已成為主題。國家金融戰略嚴控風險、自上而下去杠桿、市場流動性降低。被稱為“史上最嚴的資管新規”出臺,銀行理財資金縮減,高凈值個人LP總量降低;整個金融行業各領域都迎來了前所未有的陣痛,一級市場資金出現斷崖式下跌。甚至有業內人士判斷“資管新規”正式發布實施,部分中小基金將迎來“至暗時刻”。 面對市場的陣陣寒意,錢明飛坦言壓力不可避免,但他更想說的是,在改革開放不后退的大浪潮中,沒有所謂的至暗時刻,只要有創新的涌動,一定會不斷成長,這里的成長不代表規模和數量的單純上升,而是一種更加專業、敬業、成熟的生態系統形成。 錢明飛提到的“創新涌動”正是他以積極的態度過濾負面干擾的核心依據,所以在我們提出的行業乃至中國經濟正在面臨的外部國際環境上午困局時,這種積極就更加振奮人心。 ”沒有貿易摩擦,也會有地緣政治,也會有能源危機等等,這在經濟發展的過程中都屬于成長的代價,這是過程中必須要經歷的事情。 “我們只要做好兩件事,第一個是繼續擴大內需,第二個把科技實力實實在在提升起來。至于外部摩擦中遇到的壓力,只會促使我們在核心科技的研發和創新上下決心擺脫外部依賴,集中各類資源尋求根本突破,這是我們內生動力發力的最好時機。也許會遇到十年八年甚至更長時間的陣痛,但陣痛之后,我們會以更具競爭力的姿態在世界經濟中發揮重要作用?!卞X明飛說。 截至2019年10月,新一輪的高級別磋商備受矚目,并取得一些進展,雙方朝解決問題邁步。同時也有分析人士認為,考慮到許多問題的長期性、復雜性,指望一次解決所有分歧并不現實。但正如錢明飛在接受投資界采訪時所說,私募股權投資行業正在實體經濟的轉型升級中貢獻自己的力量,實體經濟中不斷迸發的增長新動能正在將我們的發展之路越走越寬,“盈科資本希望在這樣理想的創新投資環境中攪動創新、助力創新并贏得創新!”